找到相关内容307篇,用时8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從〈菩薩地〉來看菩薩道

    教授教誡方便所攝身、語、意業。  此處菩薩的七事修學中,菩薩除了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、、法隨法行之外,還要對他人說正法、教授、教誡等等。此中,菩薩求正法時,要廣學五明,〈菩薩地〉說:  如是一切...;六者趣勝意樂為先,入修行相;七者入修行相為先,修果成滿;八者即由如是修果成滿,究竟出離。  此處指出,菩薩道的行者先聽聞菩薩藏的「方廣」,而後,生起殊勝的信解和意樂,於無上正等菩提發正願心,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4641839.html
  • 印顺著:中国禅宗史(七)

    神会集》322),是当时的白话。其实,“”为经论常见的名词。心所中的“”,是动心而使向于境界的心理作用。“”的...,定慧各别。”这只是不要说定慧各别,说定慧会不二,不正是对了吗?而神会却丑化了《神会集》说:   既是,即是识定。(117)   但不,心无有起,是真无念。(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5942122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——旅途的脚印(三)

    修行人,如果在家修持,极易为贪瞋痴的外境所转。即使自己想安住,也会因亲朋的打搅而生烦恼。所以,离家修行是上上之举。   佛经云:“何处生烦恼,须臾不得住。”   博朵瓦也说:“远离故乡与亲友,...水纹般稍纵即逝,克怎巴云:“若未究竟舍离贪欲念,此生琐事则水波纹,一波方平诸浪又兴起,身口之行寡少非乎?”萨迦班智达也云:“心思繁杂则令散乱众,事务接踵而至恒忙碌,诸等皆需渐次受诱惑,如此虚耗人生可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4642447.html
  • 入 佛 因 缘(一)

    起初觉得难以措手,因为惑业纷然,所谓“本来相貌”,实无从观起。但实际上,此法是仗文字以起观照,而引发实相。经我专勤,参研观照。一面在人事日用处,刻苦砥砺,时时与烦恼习气周旋。这样两年之后,自觉...大雨那阵,你坐在床上做什么?她说我一心一默念观世音菩萨,求退积水,别的没想什么。外面大雨注而室内积水却不增加,这种不可想象的事,我这才意识到是佛菩萨保佑所致。  四、念佛退雾  1990年初冬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242736.html
  • 藏传佛教噶举派(二)

    ’的经义与害事随顺,故是唯心派。或者由于以来修习其义,故是瑜伽行派。”  丑、归摄为七事。  (子)所知处。就是宣说阿赖耶识,因为能善巧一切法的因皆是缘起。抉择此的有四项:第一项,阿赖耶存在的...损害故不欲远离,无利乐故不欲值遇,平等正直无功用住。十一善心所之一。  四①而成就的诸方法,当《声闻地》中所讲而了知为止观等同。  4.观修与止修的差别。总之,若根据止观的词义,就是将诸具有观察...

    刘立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3243137.html
  • 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(中一)

    唯识派。《八千颂》中亦承许道:“喏,诸佛子,为因承认所谓‘此等三世界唯是心’的经义与害事随顺,故是唯心派。或者由于以来修习其义,故是瑜伽行派。”  丑、归摄为七事。  (子)所知处。就是宣说...因来进入?以生起善根力,即使一切有情皆得成佛之心、入波罗密多之心和认为我于任何亦无障之心等三不怯退之心;以断除声闻独觉的、断除怀疑大乘、断除于法偏执和断除虚妄分别等四断除;以胜解寂止胜观的所有因而...

    ·次朗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4143148.html
  • 共生共荣——佛教生态观(一)

    热爱我们的家园。   让我们守护好自己的心灵天空吧!   一、苦难与求生:生态之忧患   此苦圣谛,于所闻法,能生眼、智、明、觉。……乃于诸天、魔、梵、沙门、...嬉戏山水的快乐。在那虽然贫穷的岁月里,葱郁的树木、烂漫的山花、碧绿的河水、歌舞的群鸟,给了我们无尽的童趣。至今,常常梦见那飞翔的白鹭、潮的蛙鸣、停泊的木船……当然,也有那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0843179.html
  • 唯識五義

    ,唯識宗所追求的是價值之轉換,因此設定這種二分是必然的。 p. 322 依唯識宗想法,眾生修行實踐的過程是有漏種子減弱,無漏種子增長。無漏種子如何增長?由多聞熏習、(修道)增長,即必須先...這種心識觀念是未經判別的。三界唯心的講法原出《華嚴經》「十地品」: 「三界虛妄,但是一心」,另外在「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」中說: 「心工畫師、畫種種五陰,一切世界中,無法而不造」,這也很近於萬法唯識...

    霍韜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1243991.html
  • 慈悲喜舍—人类情绪最美感的展现

    是我的,这不是我的,经常在是我,不是我的见解、思考上反应,有这样的反应,就是没有慈悲喜舍,就不可能断身见﹙我见﹚。   为什么要说慈悲喜舍,而不说直接去看无常、苦、无我,看法印﹚,因为...目录   慈悲喜舍是世间法通向出世间法的桥梁   慈悲喜舍与戒定慧   十波罗蜜与十一种功德   四无量心三昧   悲心   慈心   喜心   舍心   开示与问答   悲心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3344039.html
  • 王雷泉编:悲愤而后有学——欧阳竟无文集(3)

    所摄。是则欲习奢摩他者,始于力励,力励之始,仍不外乎多闻熏习,已也。  次述观四慧,而及于三门六事。其就观位浅深而言,则有三门。三门者:一、随相行,于教授未思推也;二、随寻行,于教授推察也;三...无归宿而已矣。  于是,又得一研究之重要方法曰:  多闻闻持,其闻积集(此较会通),熏生无漏。  是数语也,亦可易辞言之曰:  多闻熏习(他力),(自力)。  第三、云今日之佛法研究者,其事有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944211.html